開完歡送會後
我們就在老爺的帶領下,到國父紀念館看江明賢教授墨彩個展
在事前我們聽了一堂美術老師的介紹,
聽介紹之前我不是很有興趣,聽介紹時我更因為未午休、太累以至於伏桌不能起(ZZZ)
不過去到展場我徹底的後悔沒有仔細聽介紹...
精采!雖然我不是很懂

展場有兩位小姐為我們做導覽(幸好...)
我們還有作業的壓力,於是就拿著筆記本猛超猛寫~
不過也因此收穫很多!
這,是要交報告的,
不過"你問我答"的方式讓整件事變的輕鬆愉悅許多~

以下是一點點紀錄,打來備忘的
。江教授簡述:
 彰化人,科班出生,曾至西班牙留學→畫風中西合璧
 (以素描風格呈現水墨畫作,也加上鮮豔的重彩)
 (寫意加表現主義,人物勾勒方式簡單、半抽象)
 認為藝術是一種"表現"(看過風景後融入個人觀感,重新佈景、整合)
 而不是一種"呈現"(純粹寫實,似照相)
 曾參與台視製作的"畫說台灣"節目,
 描繪台灣的民俗風情、人文特色、山水、古蹟、廟宇(台灣廟宇多因台是移民社會)
 喜歡鄉土富親切感的味道
       
 齊白石曾說:畫的不像是欺世,畫的太像是媚世
 江教授的畫作應該在兩者之間,
 似真又不太真
       
。平遠作品(由近向遠,似無止境的):
  觀音山、台北龍山寺、秋居待渡
。深遠作品(俯瞰,由上向下的):
  鹿港龍山寺、士林曹家古厝、台灣東北角
。高遠作品(仰視):
  神木飛鷹、蒙特婁大教堂、黃山煙雲
。抽象作品:
  布袋戲偶、南投九九峰、落磯山大雪
。定點透視作品(景物線條延伸至遠方匯聚成一點或兩點):
  大甲溪鐵橋、鹿港龍山寺、霧峰林家景薰樓
       
。代表台灣的作品:
 1.南投九九峰
  原本九二一過後,九九峰發生走山情形,
  翠綠的山林在短時間內化為一座黃土塚,那是令人創痛的一段回憶。
  記得九二一大地震是發生在我國小五年級時,
  那年的暑假我們全家就曾造訪九九峰,怵目驚心
  而今,九九峰附近已恢復昔日綠意?我想不是
  不過江教授卻將畫面營造出"春風又率江南岸"感覺
  綠油油的稻田,一片生機盎然的樣子
  江教授想表現出的是台灣人勤奮努力、不被挫折所阻撓的精神吧!
  其中也是將教授滿滿得期許和祝福
  打不倒我!再站起來~
 2.靈山--玉山
  橘紅色又偏紅的天空,是清晨的景色(日落則是偏黃),玉山彷彿正要甦醒
  這是江教授親臨玉山的作品,近處是樹(看似枯樹),
  遠處則是頗具立體感的山
  融合了西方素描的畫法,不再是只有中國式水墨平面的構圖
  畫面左下方有飛翔的鷹(我忘了牠們叫什麼,不過好像是ㄌㄧㄣˊ開頭的)
  據說那種猛禽類只有在兩三千公尺高的地方才可觀見
  松樹、高山、鷹
  一切都是台灣人堅毅的代表
 3.台北監察院
  這是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灣留下的建築,
  建築風格則是當時日學子去歐洲留學所學到的各式風格混合體
  妙哉!他們沒有回到日本建設,
  反而在台灣建起集巴洛克風、拜占廷式、伊斯蘭圓頂的建築
  這代表了台灣的一段歷史
  是只有台灣才有的特殊風格XDD
       
  。最喜歡的作品:
 1.京都嵐山  平遠 (櫻花、鐵橋、遠山、其他忘了...)
  粉紅色的櫻花讓人有如夢似幻的感覺,
  運用水墨卻人人能有日本"千代紙(或做友禪紙)"
   的fee很綺麗,卻又不是華貴的不實切,
  帶給我ㄧ種淡淡的繽紛感,是浪漫?
  那景象讓人醉,我只能這樣說
  (大笨蛋!我只浸泡在裡面,卻忘了那幅畫整張的佈局啦~~淚奔~)
 2.哈爾濱之冬 平遠 (枯木、紅磚小屋、覆雪的遠山)
  在台灣難能有雪景可賞,因此我對雪的記憶很模糊,
  這張畫作和我看過在電視上,在月曆上的雪景不同,
比真實的雪景更帶有一種柔柔的感覺,
  不是冷冽,是溫和的冰,綿綿的,軟軟的
  不同於西式的畫法,他留了很多的白,純粹的白,
  不加一絲白粉或白色的顏料,很特別
  前景的枯木以乾墨畫成,很有質感,
  本質是乾枯的,但又帶有被雪水浸潤的感覺
  遠處的山景以淡墨渲染而成,似有兩三層,綿沿過去,收在遠方
  畫面中間,枯木之後,隱約可以看見幾幢紅磚小屋,屋頂上滿是積雪
  不過磚紅色的強讓仍有溫馨的感覺,想必裡頭是燈火通明吧!
       
。感想:
  很喜歡江教授運用頻繁的結合式畫法,
  以及層層渲染、又乾又濕堆疊上墨色的手法,
  如同將教授西班牙老師說的:
  不叫丟掉自己的東西!
  中國的文化也是令西方世界驚嘆的!
  江教授以新的面貌將台灣呈現出另一番風情
  他筆下的台灣令我有不同的感動!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ny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